5月23日,比亚迪宣布针对王朝网、海洋网旗下的22款智驾版车型推出优惠活动,最高降幅高达5.3万元。此举被业界解读为新能源汽车市场,特别是智能驾驶车型领域,新一轮“价格战”的信号。与此同时,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显示,新能源汽车市场供过于求,截至4月底,全国库存量已攀升至350万辆。
“降价”与“高库存”现象的同时出现,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的深入思考。350万辆的库存规模是否会对未来车市造成压力?除比亚迪外,是否会有更多车企加入降价行列?上游芯片企业又将如何应对这波由降价潮可能引发的需求波动?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影响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。
比亚迪领衔新能源车市“价格战”,高库存压力下行业格局或将生变
作为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,比亚迪的降价举措或将在市场上引发连锁反应。继比亚迪宣布降价后,吉利、智己汽车等品牌也迅速跟进,发布了各自的降价策略。
5月26日,吉利汽车推出了“百万银河限时补贴”活动,旗下银河系列的7款车型参与其中,最高补贴金额达到1.8万元。以参与活动为例,吉利银河星耀8的价格下探至11.58万元,而吉利星愿的价格更是低至5.98万元。
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品牌也加入了降价行列,其新款XT4车型以全款一口价15.99万元起的价格进入市场,降价幅度高达7万-9万元,直接杀入15万-20万元的主流SUV市场,与比亚迪宋PLUS展开正面竞争。不过,新款XT4全系未配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,顶配车型仅提供定速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。
国内乘用车库存攀升,4月末达350万辆,行业消化压力几何?
2025年,国内乘用车行业库存持续上升。据乘联分会提供的数据,截至4月底,全国乘用车库存达到350万辆,环比上月增加15万辆,同比去年4月增长12万辆。由于汽车厂商生产力度加大,批发较为积极,4月末的库存水平创下历史新高,总体库存压力较往年有所提升。不过,4月乘用车库存的增加主要源于渠道库存的回升。
从库存周期来看,近年来,乘用车月库存基本维持在300万至400万辆的区间波动,行业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库存策略。那么,今年4月库存达到350万辆,未来是否面临消化压力?哪些车企的库存增长较为显著呢?
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,基于当前350万辆的库存水平以及对未来几个月市场增长的预期判断,行业库存消化压力尚处于可控范围。但他同时指出,车企需密切关注政策环境和市场动态,审慎制定产销计划,根据经销商库存结构,合理控制库存增量,并及时清理历史库存。
从产销数据来看,今年1—4月,比亚迪生产新能源汽车144.21万辆,同期销量为138.08万辆,产销差额约为6万辆。消化部分老款车型的库存压力,成为比亚迪此次降价促销的原因之一。
汽车降价潮或刺激半导体行业新需求,国产芯片加速崛起
汽车价格的调整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价格波动,有望对半导体行业产生积极影响,激发新一波汽车芯片的消费需求。
汽车芯片种类繁多,涵盖控制类芯片、电源管理芯片、功率器件、传感器以及存储芯片等。在全球范围内,英飞凌、恩智浦(NXP)、瑞萨电子、意法半导体(ST)、德州仪器(TI)等国际巨头占据了车规级芯片市场的主要份额。这些企业凭借对汽车供应链的深厚积累和强大掌控力,能够较好地应对汽车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,并加速推进更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。
相比之下,国内车规级芯片的国产化率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,不同类别的芯片国产化率大约在5%至15%之间。然而,国内芯片企业正积极努力,通过持续迭代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,逐步提升市场份额。例如,在高端辅助驾驶SoC领域,地平线公司今年推出了面向L2级城区辅助驾驶的HSD系统以及征程6P系列辅助驾驶SoC,展现了其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实力。而在智能座舱领域,则涌现出芯驰科技、瑞芯微旗下的芯擎科技、全志科技等一批优秀的国产芯片企业,它们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。
除了专业的芯片设计公司,一些汽车企业也开始涉足自研芯片领域,以期为自身产品提供更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。例如,蔚来汽车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神玑NX9031芯片。广汽集团则与中兴微电子、裕太微电子、矽力杰、杰华特等公司合作,联合开发车规级芯片,包括新一代16核心多域融合中央计算处理芯片、首款车规级千兆以太网TSN交换芯片等。此外,东方汽车在4月宣布,其国内首款实现完全国产化的车规级高性能MCU芯片DF30已完成第一次流片(试生产)验证,标志着国内企业在高性能汽车控制芯片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除了上述企业,还有许多公司正在加速布局车规级芯片市场。例如,纳芯微近期推出了首款车载SerDes芯片组,包括单通道的加串器芯片NLS9116和四通道的解串器芯片NLS9246,这些芯片可用于ADAS及智能座舱系统中的高速数据传输场景。在2025年蓝牙亚洲大会上,富芮坤展示了其车规级FR306x系列低功耗高性能无线MCU芯片,进一步丰富了车规级芯片的产品选择。
业内人士指出,国内汽车企业对国产芯片的认可度正在逐步提升,尤其是在新车型研发的早期阶段,就主动开展国产芯片的集成验证工作,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产芯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,也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。
面对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可能带来的需求增长,国产芯片企业正精准发力高端车规领域,积极布局。可以预见,随着车企主动集成国产芯片并进行验证,车规级芯片的国产化率有望从当前的不足15%逐步提升。同时,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也将加速,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应对市场竞争,抢占智驾与座舱芯片的增量市场。国产汽车芯片的未来,值得期待。
*本文部分图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
首届上海汽车芯片展览会将于2025年10月22-24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(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博园路7575号)举办,一场汽车芯片行业盛宴即将启幕!
诚邀您莅临,共襄汽车OEM灯塔展会!
展位咨询
联系人:张经理 18756102018(微信同号)
媒体合作
联系人:车小飞 市场部
咨询电话:18701886074
咨询邮箱:market@atc-sh.com